学思悟践淬初心 互鉴共进谱新篇——攸县2025年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举办

攸县新闻网wap端 · 县人大
2025-07-18

为贯彻省“三会三文”精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,7月中旬,攸县人大常委会在常德精心举办了2025年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班,部分县人大代表、代表联络站站长及人大工作者参加培训。本次培训以“专题教学夯基、现场考学拓思、红色研学励心、交流互鉴共进”为脉络,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,为代表履职注入强劲动能。

专题教学,以学铸魂强根基

聚焦法规新要求,代表们深入学习新修订《代表法》的关键条款,结合省“三会三文”精神的核心要义,深刻剖析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新定位、新使命与新规范,明确履职方向标;通过系统讲解《民法典》在基层治理中的高频应用场景与具体操作办法,着力提升代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、服务人民群众、维护公平正义的实战能力;专题研讨 “文旅融合赋能县域经济”,结合大小河街、港中坪村等典型案例,为代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,在推动产业升级、乡村振兴方面建睿智之言、献务实之策拓宽思路视野。

现场考学,以观拓思活教材

代表们带着求知之心,沉浸式研学常德各地的先进实践。在常德诗墙, 切身感悟代表建议从“纸面”到“地面”的转化力量,见证积极建言如何铸就惠及民生、提升城市品位的典范工程;在鼎城区玉霞街道代表联络站,深入学习其“居民议事制度”的规范化运作(收集议题-协商讨论-形成方案-跟踪落实),领悟通过“居民议事制度”弥补街道人大制度性空白、延伸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;在鼎城区谢家铺镇代表联络站, 重点研学“多元融合123工作法”,掌握其通过整合资源、优化流程、创新机制,显著提升闭会期间活动组织效能与服务精准度的秘诀,为破解履职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获取有效路径。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学得来的“活教材”, 生动诠释了代表履职赋能基层治理、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的实践真知。

红色研学,以史砺德淬初心

在常德博物馆(常德会战暨细菌战展馆)回顾常德会战的浴血奋战与细菌战的惨痛历史,缅怀为民族独立浴血牺牲的英烈,汲取不畏强暴、奋勇抗争的爱国精神力量;在林伯渠故居瞻仰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教育家“清廉爱民的光辉典范”,学习其崇高品德和为民情怀,筑牢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初心使命;在津市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陈列馆,聆听“数万寒衣送红军”的感人故事,深刻体会军民鱼水情深,汲取密切联系群众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力量。这些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,进一步坚定了代表的理想信念,激发了履职为民的内在动力。

交流互鉴,以谈聚智汇合力

培训特别设置交流分享环节,搭建思想碰撞平台。乡镇人大主席聚焦如何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质效谈思路;乡镇人大联络站站长围绕创新联络站运行机制、提升服务群众能力话举措;人大秘书结合岗位职责就如何做好服务保障、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交流心得。不同岗位、不同视角的分享,深化了认识,启发了思考,凝聚了共识,营造了比学赶超、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。  

带队领导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谭心飞对本次培训班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,认为培训组织周密,内容丰富,形式新颖,成效显著。他强调要学常德之“德”,修“为人之德”,怀“为民之德”,思“为政之德”,提升服务发展、造福桑梓的能力水平。全体学员纷纷表示要珍惜学习成果,做好转化文章,将本次培训的所见、所学、所悟,内化为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,外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,聚焦攸县高质量发展大局,在产业发展、推动乡村振兴、优化基层治理、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贡献更多人大力量。

责编:卢绮雯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